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义、道术
词条 | 承负 |
释义 | 承负 承负 道教教义概念。意为先人的善恶报应由其后人来承担。流行于早期道教。《太平经》谓:“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令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意思是先人犯有过失,积聚多了,报应于后人;而后人无辜承受先人之过,就叫“承负”。同理,若先人行善积德,则后人就会报应受福。所以有“力行善反得恶者,或有力行恶反得善者”,都是承受先人的行为所致。认为人的承负根据社会等级地位的差别而有时间长短的不同。《太平经》谓,“天”为承负之灾四流而忧,于是天神使天师陈示天书,传道度人,只要信仰“真道”,则“承负之厄大小,悉且除矣”,即断承负而登仙。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义、道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