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玄学
释义
玄学
玄学xuán xué  一种把道家、儒家的经义、学说杂糅在一起而成的哲学思想。形成于魏晋时期。
出处:语词卷 • X • xuán • 玄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主要用老庄思想糅合儒道经典,以清谈玄理为特色。这一时期以崇尚老庄思想,研究玄远幽深的学说,并以“清谈”相标榜的名士被称为玄学家。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向秀、裴、郭象等。他们借以阐发思想的《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玄学借用道家的“玄”和“道”,通过对本末、有无、众寡等世界观问题的探讨,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和儒家思想的永恒性。玄学政治论的中心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要点有:(1)无为而治。何晏、王弼都是“贵无”论者,他们从以无为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无为而治。(2)名教出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无”,即“道”,或人之自然本性,名教泛指封建伦理纲常、仁义道德。何晏、王弼认为要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3)以寡治众。认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符合自然之理的。玄学家的主要代表作有何晏的《无名论》、《无为论》,王弼的《老子指略》,阮籍的《乐论》,裴的《崇有论》、《贵无论》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玄学  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是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在“清谈”中,虽然也有人(如嵇康等)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儒家的伦理观念。魏正始年间,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注《老》《易》,皆提倡“贵无”,认为名教(伦理纲常)出于自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其后魏晋之际向秀和晋郭象注《庄子》,也认为名教和自然一致,封建秩序是天理的自然;但认为“无不能生有”,“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裴作《崇有论》,更明显地与“贵无”说相对立。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学 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