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词条 | 反求诸己 |
释义 | 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 儒家处理人我关系和道德修养的原则。即遇事反躬自求。源于《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语出《孟子·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当人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回应时,都应首先反躬自问,从自身寻找原因。《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正求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面对胜过自己的人,也同样应反躬自问,而非怨愤。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