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发热
释义
发热
发热fā rè  ❶发烧。《伤寒论·太阳病中》:“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
  ❷温度增高,产生热量。如:恒星本身发光发热。
  ❸比喻不冷静,不清醒。如:头脑发热。
出处:语词卷 • F • fā • 发
发热  体温超过正常的征象。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浪热、双峰热、周期热及不规则热等。主要由感染引起,但也可见于非感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中枢神经调节失常等。高热时可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时心率和呼吸加快,伴头痛、头昏,甚至谵妄、昏迷,幼儿可有抽搐,热退时常出汗。应尽快查明病因,予以病因治疗,必要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 • 传染病学和寄生虫病学
发热  体温偏高。有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分。外感发热多由六淫或疫疠等外邪侵袭引起,有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表证兼见畏寒、怕风、头痛、鼻塞等症,治宜发表解热;里证常见壮热并伴有烦躁、口渴,或兼见腹满胀痛、便秘或泄痢等症,治宜清里除热或通里泄热;半表半里证见寒热往来、胸胁痞满、口苦咽干等症,治宜和解。若邪入营分、血分,则出现高热,常伴有昏迷、谵语、斑疹、抽搐等症,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法。内伤发热多由七情、劳伤、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或外感日久失治不愈等引起脏腑、气血、津液受损所致。如气虚常兼肢倦乏力、神疲纳呆及自汗等症,治宜甘温除热;阴虚多为低热或潮热,并有虚烦、盗汗、面赤升火及消瘦等症,治宜滋阴清热等法。并可应用针灸治疗。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 科 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