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词条 | 抗倭战争 |
释义 | 抗倭战争 抗倭战争 明朝沿海军民抗击倭寇入侵的战争。14世纪,日本内战中溃败的武士,流窜中国沿海,肆意抢劫。永乐十七年(1419年),刘江在辽东望海涡(今辽宁大连金州区东北)大败倭寇。15世纪后期,日本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支持倭寇侵明,至16世纪中叶,倭寇日益猖獗。沿海军民奋勇抵抗。明廷先后命朱纨、王忬、张经、胡宗宪等督办抗倭军务,颇有成效。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俞大猷、汤克宽等率军在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斩倭1 900余人。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皆捷。卢镗、牛天锡分别率军在宁波、温州歼倭1 400余人。次年,戚继光率兵6千援闽,捣毁横屿(今福建宁德东)、牛田(今福建福清南)、林墩(今福建莆田南)三大倭巢。四十二年,谭纶指挥平海卫(今福建莆田东南)大战,斩倭2 200余人。次年又解仙游之围。此后,俞大猷和戚继光分别率军剿平流窜广东沿海的倭寇,至四十五年,东南倭患基本解除。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