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词条 | 抗日救亡运动 |
释义 |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和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主义,使日军迅速占领东北三省,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全国人民的觉醒。各地学生、工人纷纷罢工、罢课,集会游行,赴京请愿,是年9—12月,京津沪等地学生多次包围和捣毁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党部。12月15日蒋介石被迫下野。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第十九路军违命抗战,上海工农商学兵同仇敌忾,踊跃支前,广泛募捐,抵制日货,通电声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第一次高潮。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各口,救亡呼声再起,冯玉祥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日,反蒋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1934年宋庆龄等领衔发起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公布《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救亡运动,上海各界发起成立救国会,迅速遍及全国和海外华侨社会,得到国际舆论支持,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为动员全民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