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shé  ❶断。如:腿跌折了。《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匈奴折翅伤翼,失援不振。”
  ❷亏损。如:折本。《水浒全传》第一百十二回:“斗到间深里,赵毅范畴渐折便宜。”
  另见zhē,zhé。
出处:语词卷 • S • shé • 折
zhē  ❶翻转。如:折跟头;把箱子折了个过儿。
  ❷将东西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如:用两个碗折一折,开水就不烫了。
  另见shé,zhé。
出处:语词卷 • Z • zhē • 折
zhé   ㊀
  ❶断;弄断。如:骨折;攀折。《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引申为死亡。如:夭折。
  ❷曲;弯。如:一波三折;百折不挠。《淮南子·览冥训》:“九折注于海。”
  ❸反转;转变方向。如:走到半路又折回来;事情多转折。
  ❹挫折。如:折辱;百折不挠。
  ❺毁掉。《后汉书·樊宏传论》:“折契止讼。”
  ❻损失;受损;减少。如:折福;折寿;损兵折将。《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军折其大半。”
  ❼判断。如:折狱。
  ❽折合;抵作。如:折现;折实;将功折罪。《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外面也没有预备羊酒,这是折羊酒的银子。”
  ❾折扣。如:打九折;不折不扣。
  ❿折服。如:心折。
  ⓫古代葬具,形如床,无足。《仪礼·既夕礼》:“折横覆之。”
  ⓬汉字笔画,写时是一笔带个小钩,如横折为“乛”,竖折为“亅”。
  ⓭戏曲名词。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戏大多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作用相近于现代话剧的一幕,但不限于一时一地。明清传奇一般分“出(齣)”(也有写作“折”的)。可单独上演的一“出”或一“折”称为“折子戏”。
  ⓮姓。东汉时有折象
  ㊁〔摺〕
  ❶折叠。如:折扇;折尺;折纸。
  ❷折子。如:奏折;存折。
  另见shé,zhē。
出处:语词卷 • Z • zhé • 折
  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戏大都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作用相近于现代话剧的一幕,但不限于一时一地。明清传奇一般分“出(齣)”,也有写作“折”的。可单独上演的一“出”或一“折”称为“折子戏”。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戏曲术语。元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戏大多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作用相近于现代话剧的一幕,但不限于一时一地。明清传奇一般分“出(齣)”。可单独上演的一“出”或一“折”称为“折子戏”。参见“折子戏”(60页)。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