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折中法
释义
折中法
折中法  亦称“入中法”、“中纳法”。宋时对输送粮草至边塞或京都的商人给予茶、盐运销权的制度。折中指不同产品相折换。原为接济边防军需,免除兵民辇运重役。源于五代,后唐已在州府设榷粜折博场院,以盐易粮。宋雍熙(984—987)以后,令商人运粮草至边塞,视道路远近给证券(交引),商人持券至京取钱,或到江、淮、荆、湖等地领茶、盐运销。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改在京置折中仓,商人运粮到仓,优价兑换江淮等地所产茶、盐。仁宗时,宋与西夏开战,政府急需军粮,抬价召商入中。商人得盐容易,盐价暴跌,反无利可图,折中法遂坏。庆历八年(1048年)改行盐钞法。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盐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