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B • biàn • 变
词条 | 变风 |
释义 | 变风 变风(biàn fēnɡ) 《诗经·国风》中的部分内容。《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变风和“正风”相对。一般是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东汉郑玄以为自周夷王至陈灵公时的诗为变风、变雅(《诗谱序》);唐陆德明以为自《邶风》以下十三国风皆属变风(《经典释文》)。但夷王以后也有赞美善政的诗篇,《豳风》中也有描述周公东征之作,故引起学者的怀疑。如清马瑞辰则认为《风》、《雅》的“正”、“变”是以“政教得失”而分,不是以时间为界,凡讥刺时政者皆属于“变风”、“变雅”(《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 出处:语词卷 • B • biàn • 变 变风 《诗经·国风》中的部分内容。《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它和“正风”相对,一般是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东汉郑玄以为自周夷王至陈灵公时的作品为变风、变雅(《诗谱序》),唐陆德明以为自《邶风》以下十三国风皆属变风(《经典释文》)。但夷王以后也有赞美善政的诗篇,《豳风》中也有描述周公东征之作,故引起学者的怀疑。如清马瑞辰即认为《风》《雅》的正、变,是以“政教得失”而分,不是以时间为界,凡讽刺时政者皆属于“变风”、“变雅”(《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诗 经 变风 《诗经·国风》中的部分内容。《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它和“正风”相对,一般是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东汉郑玄以为自周夷王至陈灵公时的作品为变风、变雅(《诗谱序》),唐陆德明以为自《邶风》以下十三国风皆属变风(《经典释文》)。但夷王以后也有赞美善政的诗篇,《豳风》中也有描述周公东征之作,故曾引起学者的怀疑。如清马瑞辰即认为《风》《雅》的正、变,是以“政教得失”而分,不是以时间为界,凡讽刺时政者皆属于“变风”“变雅”(《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经传 篇名 注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