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总 论
词条 | 古典逻辑 |
释义 | 古典逻辑 古典逻辑 一般泛指数理逻辑产生之前的传统形式逻辑。主要指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代表的传统逻辑。以《墨经》《荀子·正名》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和印度因明也可视为中国和印度的古典逻辑。近代数理逻辑产生以后,由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一书建立了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的完整体系,奠定了现代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于是,人们又在数理逻辑范围内将其称为经典逻辑,亦即古典逻辑或古典数理逻辑,或称标准逻辑,而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而成的各种现代逻辑分支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以及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多值逻辑、模糊逻辑、量子逻辑等统称为非经典逻辑,或称非标准逻辑。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总 论 古典逻辑 ❶泛指数理逻辑产生之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和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为基本内容的传统逻辑。以《墨经》、《荀子·正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和印度的因明也可视为中国和印度的古典逻辑。 ❷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弗雷格、罗素等人建立的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即“古典数理逻辑”或“经典逻辑”,亦称“标准逻辑”。而在此之后发展起来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各种现代逻辑分支,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多值逻辑等统称为“非经典逻辑”或“非标准逻辑”。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数 学 • 数理逻辑 • 数学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