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教材
词条 | 古文尚书 |
释义 | 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 亦称《逸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传为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餘)从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较《今文尚书》多16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书写,故名。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受命为之作传。又《汉书·艺文志》有刘向以藏于秘府中的《古文尚书》“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等语,东汉杜林也说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这些书,历代古文经学家以为可信,近代今文经学家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疑为伪造。西汉末,刘向子刘歆得王莽重用,古文经学尽立于学官。《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佚文见于《汉书·律历志》等。又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系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与这种汉《古文尚书》不同。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尚书》,其中《傅说之命》上中下三篇,至少证明梅献《古文尚书》中的《兑命》确系伪作。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教材 古文尚书 亦称《逸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传为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馀)从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书写,故名。又《汉书·艺文志》有刘向以藏于秘府中的《古文尚书》“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等语,东汉杜林也说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这些书,历代古文经学家以为可信,近代今文经学家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疑为伪造。《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佚文见《汉书·律历志》等。又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系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与这种汉《古文尚书》不同。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经传 篇名 注疏 古文尚书 亦称《逸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传为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余)从孔子旧宅的壁中发现,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书写,故名。又《汉书·艺文志》有刘向以藏于秘府中的《古文尚书》“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等语,东汉杜林也说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这些书,历代古文经学家以为可信,近代今文经学家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疑为伪造。《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佚文见《汉书·律历志》等。又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系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与这种汉《古文尚书》不同。参见“尚书”。 出处: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史学史 • 史料 • 史 料 • 先秦、两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