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总论
词条 | 观察法 |
释义 | 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第一手资料,便于对行为进行研究。但易受时间、地点、观察仪器等条件限制,难以进行大范围的观察,所得材料也往往带有观察者的主观色彩。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总论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或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用的观察法有:核对清单法、等级量表法、记叙性描述。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出处:心理卷 • 普通心理学 • 基本概念 观察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之一。通过直接感知和直接记录的方式,获得由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一切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资料。是对某个对象、某种现象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不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并要求观察者对观察结果作出系统描述和实质性解释。与自然科学中的观察也不同,在社会学研究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某种社会联系和相互影响。有效的观察,需有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以及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一定预备知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记录和整理材料的具体方法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方法 • 概念 术语 观察法 以一种系统方式记录人、事物和事件的行为模式,以获得有关现象信息的研究方法。通常并不向被观察的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有四种途径:(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在观察对象所处现场记录相关信息,间接观察则是通过记录非现场信息来推测观察对象的特征。比如通过观察社区的垃圾来推测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就属间接观察。(2)隐蔽观察与非隐蔽观察。前者指观察者运用伪装手段进行观察,如运用神秘购物者方法观察商店的服务状况,反之则为后者。(3)结构化观察与非结构化观察。前者指将观察信息直接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表格中,后者指观察信息的记录是随意的、非结构化的。(4)人工观察与机械观察。前者指通过人员观察,后者指通过仪器和机械装置进行观察。 出处:管理学卷 • 营销管理 • 市场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