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视学
释义
视学
视学shì xué  ❶中国古代天子视察学校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惊众也。”又谓天子考试学生的功课。《礼记·学记》:“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唐孔颖达疏:“此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视学也。”
  ❷学官名。专掌视察各地教育事宜,分部、省、县三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今河北)学务处始设,后渐完备。1909年学部颁布《视学官章程》二十三条。民国初承制。1931年8月颁布《教育部督学章程》,改称“督学”。
出处:语词卷 • S • shì • 视
视学  近代学官名,督学的前身。专掌督察各地教育事宜,分部、省、县三级。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直隶(今河北)学务处始设,后渐完备。1909年学部颁布《视学官章程》33条。民国初承清制,分别于1913年和1918年由教育部公布部和省、县视学规程,然督察的用意更为明显。1931年8月颁布《教育部督学章程》,改称“督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视学  中国古代天子视察学校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惊众也。”又谓天子考试学生的功课。《礼记·学记》:“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谛,夏季大祭,祭前必先卜。唐孔颖达疏:“此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视学也。”据《学记》引古“记”之言:“凡学,官先事,士先志”,意为:为官者先教以为官之事,为士者先教以立士之志。视学之意在于此。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视学  学官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部奏定各省提学使司设省视学六人,承提学使之命,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各级劝学所亦各设视学一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部及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仍设视学。国民政府时期改为督学。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