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hì • 视
词条 | 视觉 |
释义 | 视觉 视觉(shì jué) 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如:视觉模糊。 出处:语词卷 • S • shì • 视 视觉(vision) 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的器官,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由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兴奋,再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视区(枕叶)而产生。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一是视杆细胞,二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但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有明暗的感觉,是暗视器官。视锥细胞感受强光,能分辨380~78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紫、靛、蓝、绿、黄、橙、红等颜色感觉,是明视器官。 出处:心理卷 • 普通心理学 • 感觉 视觉 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是视觉器官,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由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兴奋,再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视区(枕叶)而产生。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一是视杆细胞,二是视锥细胞。前者感受弱光,分辨率较低,且不能分辨颜色,是暗视器官;后者感受强光,能分辨380~78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紫、靛、蓝、绿、黄、橙、红等颜色感觉(称“色觉”),是明视器官。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生 理 学 视觉 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是视觉器官,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由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兴奋,再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视区(枕叶)而产生。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一是视杆细胞,二是视锥细胞。前者感受弱光,分辨率较低,且不能分辨颜色,是暗视器官;后者感受强光,能分辨380~78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紫、靛、蓝、绿、黄、橙、红等颜色感觉(称“色觉”),是明视器官。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军事医学与其他特种医学 • 航海医学与潜水医学 视觉 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的器官,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由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中的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兴奋,再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视区(枕叶)而产生。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感受器),一是视杆细胞,二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但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有明暗的感觉,是暗视感受器。视锥细胞感受强光,能分辨380~78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紫、靛、蓝、绿、黄、橙、红等颜色感觉,是明视感受器。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