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姓。明代有玺书。
出处:语词卷 • X • xǐ • 玺
词条 | 玺 |
释义 | 玺 玺〔璽〕(xǐ) ❶印。本为统称,秦以来始专指皇帝的印。《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蔡邕《独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❷姓。明代有玺书。 出处:语词卷 • X • xǐ • 玺 玺 初文作鉩。即印章。出现不迟于春秋晚期。多为铜质,亦有以金、银、玉、石等为质料者。《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蔡邕曰:“玺者,印信也……古者尊卑共之。”传世与出土之战国官玺、战国私玺亦有自称为“鉩”者。《史记·秦始皇本记》裴骃集解引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但由文献与出土汉印可知,汉代除皇帝外,皇后、诸侯王、王太后亦得称玺,并亦可用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