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tāi  用于地名“台州”、“天台山”。  另见tái,yí。
出处:语词卷 • T • tāi • 台
tái  ㊀〔臺〕
  ❶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供眺望或游观之用。如:瞭望台;亭台楼阁。《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
  ❷像台一样比地面稍高的设备或东西。如:讲台;戏台;窗台。
  ❸搁置器物的底座。如:炮台;香炉台。
  ❹星名。与官名的三公相应。见“三台
  ❸”。
  ❺古代官署名。如:御史台。又旧时用为对高级官吏的尊称。如:抚台;藩台;学台。
  ❻旧时对人的敬称。如:台端;兄台。
  ❼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叔德簋》:“王益叔德臣台十人。”春秋时列入“人有十等”中的第十等。《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❽某些机器的量名。如:一台拖拉机;一台打字机。
  ❾草名。即莎草。《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❿ 台湾省的简称。
  ⓫姓。
  ㊁〔檯〕桌子。如:圆台;写字台。  ㊂〔颱〕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另见tāi,yí。
出处:语词卷 • T • tái • 台
  ❶我。《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❷何。《书·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
  ❸通“怡”。喜悦。《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❹姓。代有台元
  另见tāi,tái。
出处:语词卷 • Y • yí • 台
  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供眺望或游观之用。如:瞭望台;亭台楼阁。《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中国建筑历史
  古代对奴隶或差役的称谓。《叔德簋》:“王益叔德臣台十人。”春秋时列入“人有十等”中的第十等。《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阶级、阶层
  ❶官署名省称。东汉以后,尚书台、御史台常称作台。两晋、南朝又为朝廷禁省及中枢政权机构代称,如禁城称台城、禁军称台军等。后世亦用作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如制台、抚台、藩台等。
  ❷亦称军台。邮递交通机构。清代设于新疆、蒙古地区的邮驿为台,专掌西北西路军报和文书的传递,总数有一百数十处。光绪年间,改“台”为“驿”。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台湾省的简称。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简称、别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