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iǎn • 拣
词条 | 拣选 |
释义 | 拣选 拣选(jiǎn xuǎn) 挑选。韩愈《石鼓歌》:“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出处:语词卷 • J • jiǎn • 拣 拣选 清代对举人的任用办法。凡举人经会试三科不第者,准铨补知县;一科不第者,准就任州县教职。然全国每科乡试中额可至1000多人,经十年便有5000余人,超出国家所需要官员十倍。雍正时连进士亦有迟至十余年不能得官者,举人拣选知县竟有候缺30余年者。为疏通举人拣选壅滞,于乾隆时又定举人大挑之法。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拣选 选官制度。指官员出缺,于应升此缺之人中挑选最优者,带领引见候旨定夺的制度。明代三年一次,凡官吏考满,冠带听选者,由吏部文选司掌管。听选者需登资于簿,由文选司厘其品流,依序拣选。清代定制,在京满洲、蒙古司业、太常寺、陵寝衙门读祝官、赞礼郎及鸿胪寺鸣赞等官之拣择,各省督抚奏准拣发人员之拣择,皆由吏部奏请钦派拣选大臣于上谕馆办理。会试后奉旨大挑举人,则在内阁办理。凡考试拣择由各衙门自行办理者,于办理完毕后,由吏部引见请旨,并注册于部。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