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ié • 叶
词条 | 叶韵 |
释义 | 叶韵 叶韵(xié yùn) 也叫“协句”、“协韵”。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须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到宋代此说大盛。明陈第始用语言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清代古音研究更趋精细,此说不再为人遵信。 出处:语词卷 • X • xié • 叶 叶韵 也叫“协句”、“协韵”。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须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到宋代此说大盛。明陈第始用语言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清代古音研究更趋精细,此说不再为人遵信。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叶韵 亦称“协句”“协韵”“叶音”“合韵”。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脚不和谐,便以为这些韵脚的字须临时改读某音,以求谐和,称为“叶韵”。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注《诗·邶风·燕燕》在“南”字下引南朝沈重说:“沈云协句,宜乃林反。”意指“南”应改读,以与“音”“心”押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到宋代此说大盛。如朱熹注《诗·召南·行露》二章“女无家”之“家”为“叶音谷”,以与“角”“屋”“狱”“足”押韵,又三章“女无家”之“家”为“叶各空反”,以与“墉”“讼”“从”押韵,又注《诗·小雅·常棣》八章“宜尔室家”之“家”为“叶古胡反”,以与“帑”“图”“乎”押韵,随心所欲,毫无科学性可言。明陈第始用语言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本来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清代古音研究更趋精细,叶韵说不再为人遵信。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