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电 影 • 外国电影家
词条 | 理查森 |
释义 | 理查森 理查森(Tony Richardson ,1928—1991) 英国电影导演。生于约克郡希普利。195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沃德汉姆学院。同年入英国广播公司学习电视制作,翌年参与电视剧和纪录片拍摄。1955年首次导演舞台剧,并与人合作拍摄电影。1958年创办伍德费尔电影公司并开始导演故事电影,后与剧作家奥斯本合作拍摄影片。一生共导演了20余部影片。主要作品有《愤怒的回顾》、《艺人》、《蜜的滋味》、《孤独的长跑者》、《汤姆·琼斯》、《蓝天》等。另担任《星期六晚上,星期日早晨》等影片的制片人。是英国自由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前期作品表现5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尤其是青年工人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感情,风格辛辣而富温情。在用现代电影手法改编古典文学作品方面亦取得杰出成就。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及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等。 出处:戏剧电影卷 • 电 影 • 外国电影家 理查森(Henry Hobson Richardson,1838—1886) 美国建筑师。生于新奥尔良。就读于杜兰大学,最初学习土木工程,后转向建筑,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古典建筑。受莫里斯、拉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运用美国本地材料,逐渐形成具有中世纪罗马式特点的建筑风格。设计大量住宅、图书馆、火车站和商业大厦等。代表作有波士顿三一教堂、托马斯·克兰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塞弗馆、芝加哥马歇尔·菲尔德批发商店等。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人物 • 外国 理查森(Owen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人 物 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 英国小说家。当过印刷所学徒,后经营印刷所。擅长用书信体小说描写家庭生活,刻画人物内心活动。长篇小说《帕梅拉》写15岁的女仆帕梅拉拒绝男主人的求爱,最后赢得他的尊敬,又嫁给他的故事,刻画了帕梅拉处在道德和爱情两难困境中的心理。长篇小说《克莱丽莎·哈娄》和《查理·葛兰狄生爵士》是感伤主义的早期代表。与菲尔丁同为英国小说的开创者,对于英国乃至欧洲的小说发展有较大影响。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英 国 理查森(Dorothy Richardson,1873—1957) 英国女小说家。曾任教员和职员。在小说创作中首先运用“意识流”手法,被视为英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革新者。13卷本自传体长篇小说《朝圣》,抛弃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以松散、暧昧的语句和大量的内心独白描写女主人公米里亚姆的心理,造就了一种风格迥异于男性作品的所谓“女性散文”文体。作品寓意性的主题结构,自由联想的表达方式及开放式结尾,既加大了读者阅读反应的自由度,也使作品略显晦涩。其他作品还有《教友会的过去与现在》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英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