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ɡě  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10勺等于1合。
  ❷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
  另见hé。
出处:语词卷 • G • ɡě • 合
   ㊀
  ❶闭上;合拢。如:合上眼。《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❷投契;融洽。《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先生如此谈诗,若与我家苇萧相见,一定相合。”
  ❸符合。如:不合要求。《汉书·哀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❹协同;共同。如:合办;同心合力。《史记·楚世家》:“齐秦合谋,则无国矣。”
  ❺全;满。如:合家老小。《旧唐书·陆德明传》:“合朝赏叹。”
  ❻应当。如:理合声明。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❼会集;汇聚。《商君书·赏刑》:“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百姓,于是合诸侯大夫于侍千宫。”《水经注·汾水》:“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
  ❽折合;等于。如:一米合三市尺。
  ❾匹配。《诗·大雅·大明》:“天作之合。”
  ❿古称两军交锋一次为一合。《史记·项羽本纪》:“挑战三合。”也称武将双方攻击、招架一次为一合。《三国演义》第七十回:“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⓫与;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有话合你说。”
  ⓬我国传统音乐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亦指传统戏曲中之合唱。亦称“合头”。
  ⓭通“盒”。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授金钗钿合。”
  ⓮从地球上看来,当行星与太阳黄经相等时,称为“合”。内行星有两种合:(1)当太阳在地球与内行星之间时称为“上合”;(2)当内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时称为“下合”。外行星没有“下合”,只有上合。
  ㊁〔閤〕义同㊀
  ❺。
  另见ɡě。
出处:语词卷 • H • hé • 合
  ⑴ 译自梵语Upanaya。古因明用语。为五支作法的第四支,依据同喻和异喻,把宗与因从正面和反面联系起来。陈那认为“合”支多余,予以废除。《因明大疏》卷一:“离因、喻外,无别合、结。故略合、结而不别开。”参见“五支作法”。   ⑵ 译自梵语Anvaya。亦称“合作法”或“随伴”。佛教因明用语。组成同喻体的方法是“合”,即先说与因相同的属性,后说与宗的宾辞相同的属性,表示在同品中宗的宾辞一定随逐因(“说因宗所随”),因为宗的宾辞(大词)的外延必大于或等于因(中词)的外延。“合”是存在于宗与因之间的逻辑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如果颠倒运用,就会出现逻辑错误,产生“喻过”。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因 明
  行星视运动中特殊距角的一种。行星与太阳间的距角为0°的特定位置(见图)。这时看到它们同升同落。地外行星只有上合,地内行星有上合和下合。太阳在行星与地球之间称为“上合”;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称为“下合”。或从地球上看,地内行星在太阳之外者称为“外合”(即上合);地内行星在太阳之内称为“内合”(即下合)。
行星和地球在轨道上的相对位置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行星、小行星、卫星
  即“市合”(453页)。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计量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