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拿破仑战争
释义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  1796—1815年法国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起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指挥法军同反法同盟军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其激进的反封建精神引起欧洲各大封建君主制国家的反对。1793年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等结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出兵干涉。法国军民英勇抗击。1796年拿破仑·波拿巴率法军进入意大利,击败奥军,迫其于1797年签订《康波福米奥和约》。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执政,先后于1801年、1805年、1806年和1809年率军粉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同盟,统治欧洲大部地区,迫使奥、普等国臣服。其间于1807年和1808年派兵入侵葡萄牙和西班牙,陷入长达7年的半岛战争。1812年又集结60万大军进攻俄国,几乎全军覆没。次年第六次反法同盟联军在莱比锡击败法军,随后乘胜攻占巴黎,迫使拿破仑一世于1814年4月退位。1815年3月,拿破仑从流放地返回巴黎,再登帝位,重组军队,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联军彻底击败。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法国近代史
拿破仑战争  1799—1815年,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与反法联盟各国进行的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各国君主惊恐不安。1792年9月法兰西共和国成立。1793年1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奥、普、荷、西等随即结成反法联盟,出兵入侵法国。法国军民奋起抗击,粉碎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1796年拿破仑率部远征意大利,打败奥地利-撒丁联军,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瓦解。1799年法国政局动荡,11月9日从埃及赶回国内发动政变的拿破仑出任第一执政。1800年,拿破仑再次率军出征意大利,在马伦戈击败奥军主力,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于翌年2月解体。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建法兰西帝国。1805年10月,法军从大西洋沿岸赶赴多瑙河畔,在乌尔姆围歼侵入其盟国巴伐利亚的奥军;继而进军奥地利,占领维也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之战中打败奥俄联军,导致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1806年10月至次年6月,法军转战耶拿-奥尔施塔特、艾劳、弗里德兰,重创奥军和俄军,促使第四次反法联盟分崩离析。1807年11月,拿破仑以葡萄牙不执行其“大陆封锁令”为由派兵侵入葡境,随后占领西班牙全境。数十万法军从此陷入长达7年的半岛战争。1809年,英、奥等国乘机再次结盟,企图击败法国。拿破仑陷入两线作战境地,5月在阿斯珀恩-埃斯灵首次受挫,7月在瓦格拉姆反败为胜,第五次反法联盟随之解散。至此,拿破仑帝国控制欧洲大部地区,奥、普等国被迫臣服。1812年6月拿破仑率60余万大军入侵俄国。俄国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至年底,饥寒交迫的侵俄法军在撤退途中几乎全军覆没。1813年2月,俄、普、英、西、奥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法军积极迎战,在吕岑、包岑和德累斯顿连连取胜,但10月在莱比锡被击败。联军乘胜追击,于1814年3月底进取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1815年3月拿破仑乘民众对波旁王朝复辟不满之机,从流亡地潜回巴黎,再登帝位,重组军队。俄、英、普、奥等国第七次结盟,6月18日在滑铁卢之战中彻底击败拿破仑军队。拿破仑再次退位,战争结束。
出处:军事卷 • 世界战争 • 军事人物和著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