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东 非
词条 | 吉布提 |
释义 | 吉布提 吉布提(Djibouti) 全称“吉布提共和国”(La République de Djibouti)。东非国家。东濒亚丁湾,扼红海进入印度洋要冲。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为邻。面积2.32万平方千米。人口88.4万(2012年),伊萨人占50%,阿法尔人占40%,另有阿拉伯人等。通用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居民信伊斯兰教。首都吉布提市。南部是低高原,海拔500~800米。东非大裂谷穿过中部,北端的阿萨勒湖低于海平面153米,为非洲最低点。北部的穆萨阿里山(Moussa Ali),海拔2063米,为全国最高点。沙漠和火山占总面积95%。沿海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25~380毫米。河流均属间歇河。19世纪50年代法国势力侵入。1888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索马里”。1946年为法国海外领地。1967年改称“法属阿法尔和伊萨领地”。1977年6月27日宣布独立,成立吉布提共和国。居民多从事游牧业,牲畜有山羊、绵羊、骆驼和牛。沿海有渔业和盐业。绿洲种植椰枣、谷物、蔬菜等。有食品和农牧产品加工厂,主要集中于首都。交通运输、港口服务业和商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吉布提港提供大量经济收益。出口畜产品和盐等,进口以消费品和食品为大宗。铁路西通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东 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