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教派、组织、机构 • 外 国
词条 | 瓦哈比派 |
释义 | 瓦哈比派 瓦哈比派(alWahhābiyyah) 亦译“瓦哈比耶派”。伊斯兰教派别。系反对者根据其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勒·瓦哈比名称中的“瓦哈比”对其追随者的称呼,后为世人袭用。该派自称“唯一神教徒”。18世纪末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基本教义源自伊本·罕百勒和伊本·泰米叶的学说;遵从罕百里学派的教律,坚持严格的一神论,主张恢复伊斯兰教的原始教义、“回到《古兰经》和圣训去”,一切应按照字面解释《古兰经》和早期的圣训。否认人与安拉之间存有“中介”之说。反对苏非主义,反对崇拜“圣徒”(卧里)、“圣墓”、“圣物”,反对崇拜和神化先知穆罕默德,认为这是一种偶像崇拜,会降低安拉的绝对权威。谴责相信吉日、厄运、占卜和征兆等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严禁饮酒、吸烟、跳舞和赌博,甚至禁止男子穿着绸缎和佩带装饰品,故有“伊斯兰教的清教派”之称。该派于1801—1804年曾先后攻下卡尔巴拉、麦加和麦地那,建立瓦哈比派国家。1818年为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Muḥammad ‘Alī,1769—1849)所败。不久又得到恢复和发展。该派的活动乃宗教的和道德的复兴运动,对其后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亦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思想渊源之一。20世纪初,沙特家族在该派的支持下,最终建立起沙特阿拉伯王国(1932年),其教义系沙特的国教。盛行于阿拉伯半岛,影响波及伊斯兰各国和地区。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教派、组织、机构 • 外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