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设计教学法 |
释义 | 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教学制度。20世纪初为克伯屈等人所创。倡导一种由学生在实践中自动、自发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手脑并用、可获得完整经验的学习活动。主张由学生自发决定学习目的、内容和方法。要求废除班级授课制,摒弃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选择学生活动所需的教材。依目的不同,设计活动可分为创作、欣赏、问题研究、技能练习等。一般程序为:决定目的(包括引起动机)、拟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结果。1919年前传入中国,流行于一些小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设计教学法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学方法。由美国克伯屈等人所创,1919年前传入中国。1919年秋俞子夷主持南京高师附小实验、1920年沈百英等在江苏一师附小开展实验成为先行者。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推行小学校设计教学法案》,成为全国性探索行动。1922年秋南京高师附小试验混合设计法,废除日课表、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在活动和环境中发现问题,引发设计动机,然后全体讨论,确定目的,加以计划和实行,最后作出判断。于20年代中期在小学界形成实验高潮。诸多学校破除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和界限,废弃教材,以与儿童生活有关的问题或事物为中心编制成一个个教学单元,推行单元教学。后渐消沉。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克伯屈来访,于上海、北京等地讲学,推动30年代前半期在幼儿园和小学再次形成实验热潮。直至40年代末仍有学校实行。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与动机、注重教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合作精神等,起了积极作用,然打破文化、科学知识和教材体系,造成学生所获知识支离破碎,导致“读书不能成诵,写字别字太多,算法又缓慢又错误”(俞子夷《小学教学法上的新旧冲突》)。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