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词条 | 捺钵 |
释义 | 捺钵 捺钵 亦称“纳钵”。契丹语,辽国皇帝四时出行所在之地及政治中心,与汉语的“行在”相近似。《辽史·营卫志中》:“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朱有燉《元宫词》:“纳钵北来天气冷,只宜栽种牡丹花。”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捺钵 亦作“纳钵”、“纳拔”、“剌钵”。契丹语,“行营”、“行帐”、“营盘”之意。为辽皇帝四时出行所在之地及政治中心,与汉语的“行在”相近似。《辽史·营卫志中》:“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朱有燉《元宫词》:“纳钵北来天气冷,只宜栽种牡丹花。”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