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中国古代根据不同人户地位身份分配土地的制度。《周礼·地官·遂人》:“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汉书·食货志上》:“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北魏至唐中叶实行均田制也对民户实行授田。
❷先秦实行分封制,天子给诸侯封地,称“授土”或“授田”。
出处:语词卷 • S • shòu • 授
词条 | 授田 |
释义 | 授田 授田(shòu tián) 亦称“受田”。 ❶中国古代根据不同人户地位身份分配土地的制度。《周礼·地官·遂人》:“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汉书·食货志上》:“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北魏至唐中叶实行均田制也对民户实行授田。 ❷先秦实行分封制,天子给诸侯封地,称“授土”或“授田”。 出处:语词卷 • S • shòu • 授 授田 ⑴ 中国古代根据不同人户地位身份分配土地的制度。《周礼·地官·遂人》:“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汉书·食货志上》:“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北魏至唐中叶实行均田制也对民户实行授田。 ⑵ 先秦实行分封制,天子给诸侯封地,称“授土”或“授田”。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土地制度与农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