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活。与“死”相对。如:起死回生;生龙活虎。《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引申为生活或生命。如:养生。《孟子·告子上》:“舍生而取义者也。”又引申为人及动物的统称。如:众生;畜生。又引申为生存期间。如:一生;毕生。
❸古时儒者之称。《史记·儒林列传》:“言礼自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者省字呼之耳。”引申为人士的通称。如:书生;医生。
❹旧时指弟子,门徒。如:门生;诸生。又为自谦之辞。如:晚生;侍生。今为学生的简称。如:招生;考生;毕业生。
❺宋元时妓女之称。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李生者门地尤峻。”方回《木绵怨》序:“故亡国权臣乙亥南窜,犹携所谓王生、沈生者自随……此二生者,天下绝色也。”
❻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扮演男性人物。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都有这行脚色,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此后各地方戏曲剧种中的生行,大多根据所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表演上各有特点。
❼未煮熟、未成熟或未经锻炼。如:生米;生菜;生铜;生铁。《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引申为不熟悉或不熟练。如:面生;陌生;生手。
❽生硬;勉强。如:生拉硬拽;生造词语。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把三个未发迹小秀士,生扭做吃勘问死囚徒。”
❾甚;深。如:生恐。刘采春《罗唝曲六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❿作语助。如:好生;偏生;怎生;作么生。《聊斋志异·婴宁》:“此女亦太憨生。”
⓫同“性”。天赋;资质。《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⓬通“牲”。《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陆德明释文:“鲁读生为牲。”
⓭姓。明代有生用和。
出处:语词卷 • S • shēnɡ •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