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推移。《易·系辞下》:“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❸推想;推求。如:类推。《淮南子·本经训》:“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
❹辞让;拒绝。《世说新语·方正》:“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
❺推诿。见“推三阻四”。
❻延迟。如:往后推几天。
❼赞许;举荐。如:推许;公推。《晋书·刘寔传》:“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❽推问;推究。《旧唐书·韩休传》:“大敏(韩休伯父)坐推反失情,与知反不告同罪,赐死于家。”
❾用工具贴着物体表面向前剪或削。如:推头。
出处:语词卷 • T • tuī • 推
词条 | 推 |
释义 | 推 推(tuī) ❶从物体后面加力,使它向前运动。如:推车;后浪推前浪。引申为推动。如:推行;推广。 ❷推移。《易·系辞下》:“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❸推想;推求。如:类推。《淮南子·本经训》:“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 ❹辞让;拒绝。《世说新语·方正》:“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 ❺推诿。见“推三阻四”。 ❻延迟。如:往后推几天。 ❼赞许;举荐。如:推许;公推。《晋书·刘寔传》:“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❽推问;推究。《旧唐书·韩休传》:“大敏(韩休伯父)坐推反失情,与知反不告同罪,赐死于家。” ❾用工具贴着物体表面向前剪或削。如:推头。 出处:语词卷 • T • tuī • 推 推 中国古代逻辑术语。广义泛指推理,狭义指推理的一种形式。《墨子·小取》:“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一说所取者即所已经验者,所不取即所未经验者;由经验知某些事物如此,因而推知,所未经验者如与某些事物相同则亦如此。一说“推”指把对方的主张(“其所取”)作前提,推出一个与其类同的结论(“同于其所取”)给对方(“予之”),而这个结论是对方所不取的(“其所不取”),这样就驳倒了对方的主张。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