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论著、刊物
词条 | 诬徒 |
释义 | 诬徒 诬徒 一作《诋役》。《吕氏春秋》篇名。论述教学问题。孟宪承认为《诬徒》与其后一篇《用众》,从内容上看应为一篇,或因编者囿于“五行”观念,为每纪必足五篇文章之数而强分为二(《中国古代教育文选》)。整体考察《诬徒》、《用众》文字,是以对举方式讨论“不能教者”与“善教者”、“不能学者”与“善学者”的不同效果及缘由。文章首先阐述好教师(“达师”)的教学由于遵循了“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故而为之而乐,虽不肖者也能劝之;为之而苦,虽贤者犹不能久。遂提出“反诸人情”的教学。“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不宥自非,愎过自用,见权亲势。遇富家子弟,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诌之;对品学兼优学生则从而抑之。造成师徒异心,导致“学业之败”、“道术之废”。“善教者”却“视徒如己,反己以教”,“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达到“师徒同体”,自然学业章明,道术大行。“不能学者”待师不正,用心不专,好而不深,求业不疾,是为学者之患。强调“人之情”,重视了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论著、刊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