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现代形式逻辑
词条 | 语法范畴 |
释义 |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 按语法关系划分的语言表达式的等价类。两个语言表达式属于同一语法范畴,当且仅当,含语言表达式之一的语句,其中表达式为另一表达式替代后仍为语句。这种替代已证明具有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即具有等价性。语法范畴有基本语法范畴和导出语法范畴之分。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现代形式逻辑 语法范畴 对同类型语法现象包含的共同语法意义所作的抽象概括和归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各词类内部各类型语法现象所包含的共同语法意义的概括归类,如印欧语名词的“性”“数”“格”,动词的“时”“体”“式”等范畴。语法范畴和具体语法意义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如名词“性”的范畴,就是对名词“阴性”“阳性”“中性”等语法意义的概括,并非指其中某一性的个别意义。语法范畴的涵义并不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如“数”这个语法范畴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广义的解释,把词类也看作不同的语法范畴,如名词范畴、动词范畴等;更广义的解释,则把各种句法关系也包括在内。不同语言的语法范畴不尽相同,语法范畴与客观世界相应现象、关系的逻辑概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如汉语没有“性”和“格”的范畴,“数”的范畴也大致上只限于一部分人称代词和称人名词;而英语和俄语都有“格”的范畴,但英语名词有两个格,代词有三个格,俄语则名词和代词都有六个格。语法范畴也有发展变化,如古英语的名词和代词都有“性”的范畴,现代英语则已经消失,有学者认为上古汉语代词有主格、宾格的区别,中古和现代汉语则没有这种区别。 出处:语言学卷 • 语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