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通“税”。休憩;止息。《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孔颖达疏:“说,本或作税。舍也。” 另见shuō,tuō,yuè。
出处:语词卷 • S • shuì • 说
词条 | 说 |
释义 | 说 说〔説〕(shuì) ❶用话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的意见。如:游说。《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 ❷通“税”。休憩;止息。《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孔颖达疏:“说,本或作税。舍也。” 另见shuō,tuō,yuè。 出处:语词卷 • S • shuì • 说 说〔説〕(shuō) ❶出言;讲。如:说话;说书。 ❷责备;批评。如:说了他一顿。 ❸说合;介绍。如:把双方说到一块儿。 ❹解说。《礼记·檀弓下》:“而天下其孰能说之?”郑玄注:“说,犹解也。” ❺说法;主张;学说。如:著书立说。《国策·秦策二》:“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学百家之说。” ❻告诉。《国语·吴语》:“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韦昭注:“说,告也。” ❼文体的一种,亦称杂说。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天说》。 ❽亦称“辩说”。中国古代逻辑术语。指论证。《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又《小取》:“以说出故。” 另见shuì,tuō,yuè。 出处:语词卷 • S • shuō • 说 说〔説〕(tuō) 通“脱”。解脱。《易·蒙》:“用说桎梏。” 另见shuì,shuō,yuè。 出处:语词卷 • T • tuō • 说 说〔説〕(yuè) 通“悦”。《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另见shuì,shuō,tuō。 出处:语词卷 • Y • yuè • 说 说 古书注疏体式之一。对古代经籍进行解说,并加以推阐演绎。如《墨子》有《经说上》、《经说下》,《韩非子》有《内储说》、《外储说》。 出处:语言学卷 • 训诂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