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说文解字
释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又叙目1卷。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分上下,共30卷。收字9 353个,重文1 163个(字数据《说文解字后叙》,传本皆有所增,当系后人添补)。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排检法。字体以小篆为主,作为字头,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列为重文。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书成于东汉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唐乾元年间李阳冰刊定《说文》,为专门研究《说文》的发端。以后有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宋代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元代周伯琦《说文字原》等。清代研究《说文》者多达200多家,最为著名的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近人丁福保把前代的研究著述汇编为《说文解字诂林》。现代学者结合甲骨文、金文进行研究,更是成果累累,发明良多。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辞书 • 中外辞书
说文解字  中国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东汉许慎撰。14卷,又叙目一卷。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分上下,共30卷。书中根据汉字形成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创立540个部首,将9 353个字归入其中。重文1 163。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旨,上溯造字之原,下辨隶行草演变,沟通先秦古文字。字体以小篆为主,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则列为重文。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该书创稿于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建光元年(121年),后经辗转窜改渐失本真。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徐铉校定付国子监雕版,始得流传于世。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尤备推崇。是阅读古代文献重要参考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教材
说文解字  字书。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正文14篇,又叙目1卷。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分上下,共30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字数据《说文解字后叙》,传本皆有所增,当系后人添补),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排检法。字体以小篆为主,作为字头,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列为重文。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书成于建光元年(121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最早的字典之一。唐乾元年间李阳冰刊定《说文》,为专门研究《说文》的发端,以后有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宋徐铉《说文解字》校订、元代周伯琦《说文字原》等。清代研究《说文》者多达二百多家,最为著名的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合称“说文四大家”。近人丁福保把前代的研究著述汇编为《说文解字诂林》。现代学者结合甲骨文、金文进行研究,更是成果累累,发明良多。
出处:语言学卷 • 著作 文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