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
出处:语词卷 • Z • zhū • 诸
词条 | 诸生 |
释义 | 诸生 诸生(zhū shēnɡ) ❶谓许多儒生。《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也泛指在学的弟子。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❷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 出处:语词卷 • Z • zhū • 诸 诸生 ⑴ 意谓许多儒生。《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后为汉代博士弟子、太学生的通称。后代亦泛指在学弟子。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⑵ 明、清两代称在府、州、县学之生员。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