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中国民间信仰 • 少数民族民间信仰 • 祭 仪
词条 | 诺布 |
释义 | 诺布 诺布 纳西语音译,意为“祭畜神”。“诺”系家畜之神。东巴教仪俗。纳西语“能”意为牲畜,“能”靠“诺”保护。“诺”吃素(草),祭品忌用荤食,更不能杀生。祭诺布用麻子、糯米和米饭等做祭品。相传“诺”有十八个,要念诵请“诺”的经书把它们全部请来,然后给以青松果代表的羊子喂食盐。主祭人要模仿一阵“咩咩咩”的羊叫声,并把“粮架”上的麦穗等卸下来,作打连枷的动作。用竹箩装十八个从河边拣回来的干净石头,象征十八个“诺”神,意为已将它们请回来保佑家畜。举行“诺布”仪式时,达巴念诵《诺班绍》(叙说畜神的来历)、《诺蒙增》(为畜神供献祭品)、《诺哥许》(用一只母鸡进行活祭)、《诺好失》(为畜神供素食)、《诺章主》(迎请丰收之神)等。东部方言区的摩梭人称此俗为“古部”。祭祀时要用面团捏出各种家畜的小模型,还要捏九个神像、九只像鹰的神鸟。然后放一盆清水及酥油、茶、酒、糖,放一簸箕粮食,在粮食上面插上树枝,粮食以荞子为主。再摆上一把刀、一根绳子。达巴念完经后拆去树枝,分发给所有参祭者,拿到树枝的人就走出屋外把树枝丢向东南西北四方。摩梭人认为猎获到活的野物不能在山泉边杀,否则会惹怒山神。 出处:宗教卷 • 中国民间信仰 • 少数民族民间信仰 • 祭 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