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电〔電〕diàn  ❶实物的一种属性。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现代科学指出:物体内部固有地存在着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带有基本电荷的粒子,正是各物体带电过程的内在依据。一切物体都由大量原子构成,而原子则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带负电。
  ❷专指闪电。如:雷电。《礼记·月令》:“雷乃发声,始电。”
  ❸电报或电话的简称。如:贺电;急电;来电。
  ❹旧时请人亮察的敬辞,有明照之意。如:台电;电察。
出处:语词卷 • D • diàn • 电
  实物的一种属性。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当时因不明了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它称为“电荷”,并把显示出这种斥力或吸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习惯上有时也把带电体简称为“电荷”。现代科学指出,物体内部固有地存在着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带有基本电荷的粒子,正是各物体带电过程的内在依据。一切物体都由大量原子构成,而原子则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带负电。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时还有磁场。
出处:机械电气卷 • 电气工程 • 电工原理
  实物的一种属性。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当时因不明了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它称为“电荷”,并把显示出这种斥力或吸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习惯上有时也把带电体简称为“电荷”(如运动电荷、自由电荷等)。现代科学指出:物体内部固有地存在着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带有基本电荷的粒子,正是各物体带电过程的内在依据。一切物体都由大量原子构成,而原子则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带负电。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时还有磁场。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电磁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