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G • ɡào • 告
词条 | 告身 |
释义 | 告身 告身(ɡào shēn) 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北周时已有此称。宋亦名“官告”。《通典》卷十五载唐代选补官员之制云: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 出处:语词卷 • G • ɡào • 告 告身 ❶授官之符信。北朝授官即予告身。唐代制度完备,授官按品级分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判补五种。前三种颁发告身须经三省,最后由尚书省盖印付本。旨授经尚书省,分别由吏部(文职)、兵部(武职)授给。判补则由吏部颁发。中唐以后,官爵冗滥,出现空名告身,或未有告身先给信牒。宋代妃嫔、王公、文武品官、内外命妇及受封赠者皆给告身,由官告院职掌其事。元丰改制后,入品者给告身,无品者给黄牒。 ❷藏语意译。系吐蕃政权区别官阶的文饰,分五等,分别以瑟瑟、金、金镶银、银、熟铜为之。或以铁或硬木为之。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