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科学哲学
词条 | 操作主义 |
释义 | 操作主义 操作主义 科学哲学学说。主张以操作行为来定义科学概念。20世纪初形成。皮尔斯最早提出有关思想,认为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意义在于一套与之相应的科学实验操作和经验行为。后由布里奇曼正式创立。他根据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物理学新发现,发挥了皮尔斯的观点。其核心是对概念的操作分析。认为一切科学概念均以经验为基础,经验就是经验着的人的活动,即行为和遭遇,它们由一系列操作构成。因此确定一个概念的意义的基本方法就是指出与使用这个概念相关的一套操作。操作分析不仅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澄清一切领域的概念、改进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普遍有效方法。凡是没有操作意义的概念、问题、陈述和论点,都应从科学中排除出去。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科学哲学 操作主义(operationalism) 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一个流派。主张用操作揭示概念的意义的方法论或学说。创始人为美国物理学家、哲学家布里奇曼。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经验,科学知识不能够超越经验的范围。经验指个人的活动,即个人的“行为和遭遇”,亦即个人一系列操作。操作是“非分析的”、原始的、最基本的东西。它具有一定可重复性和同一性,因而具有客观性。他把操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操作(或称“工具操作”),如度量、实验或仪器操作;另一种是精神操作(或称“智力操作”),如思维、讨论等言语操作。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