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咨询心理学
词条 |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 |
释义 |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operant conditioning therapy) 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而设计的行为治疗方法。源于斯金纳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大量实验研究。要求治疗者成为一名好教员、“好父母”,不断地采用奖励和指导的方法,耐心细致地教患者学会适当的技巧和新行为。惩罚在某些时候是必要的,但它不是目的,不能作为行为改变的主要手段。实施步骤分为四步:第一步是识别并描述患者的问题;第二步是观察、测量和记录,以明确治疗开始前靶行为发生的频度、强度以及发生的时间、场合和先行与后继事件。所获资料为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治疗效果的估价提供重要依据;第三步具体实施治疗;第四步是疗效估价,强调疗效的科学评定。此疗法适用于广泛的临床问题,从减肥、戒除烟酒之类较轻的问题,直到教孤独症儿童讲话、教智力发育迟滞患儿自理生活和使慢性精神病人回到社会等棘手的问题。操作条件作用疗法是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来源。 出处:心理卷 • 咨询心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