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罗家伦 |
释义 | 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 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4年就学于上海中国公学。1917年入北京大学主修外国文学,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先后入美国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及伦敦、柏林、巴黎大学。1926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任总司令部参议,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任中央党务学校副主任。1928—1930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2—1941年任中央大学校长,都秉着“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的认识,延聘名师予以厚待,在中央大学还强调以专任教师为主;并抛开党派成见和学校派别之争,以“谋中国的学术独立”为目的。后受派考察西南、西北。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著有《科学与玄学》、《新人生观》、《新民族观》、《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罗家伦(1897—1969) 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任中央党务学校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著有《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