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罗宾逊 |
释义 | 罗宾逊 罗宾逊(Saul B.Robinson,1916—1972) 德国教育科学理论家、课程理论家,德国课程改革先驱之一。曾任德国乌克斯·普朗克协会教育研究所所长、柏林自由大学比较教育科学名誉教授。早年在以色列、美国等国任教,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其首要贡献是将课程的概念引进德语国家,并倡导和领导了德国课程改革的运动。所著《作为课程修订的教育改革》(1967年)成为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课程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其课程理论研究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学术性为目的,将课程归纳为三部分:生活情境(学习情境与教学情境)、能力认定和课程因素,并以此作为课程决策的三个来源和课程评价的依据。其课程修订模式基本源于儿童、社会、事物三种概念。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 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女。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之一,后凯恩斯经济学中新剑桥学派的主要阐述者。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来说明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后又致力于经济增长研究,着重论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分配份额的变化,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分配论的根基。著有《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经济成长理论》等。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罗宾逊(Edward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 美国诗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第一部诗集《急流与昨天》(后易名《夜之子》)于1896年出版。后在海关供职。1916年发表成名作诗集《天边人影》。重要作品《诗集》、叙事诗《死过两次的人》以及叙事诗三部曲《梅林》《兰斯洛特》《特里斯特兰姆》中的《特里斯特兰姆》,3次获普利策奖。另有诗作《门口的马蒂亚》《贾帕斯国王》等。诗作以叙事为主,也有象征主义的抒情诗,意象生动,节奏流畅明快。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美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