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印度教 • 人 物
词条 | 罗摩奴阇 |
释义 | 罗摩奴阇 罗摩奴阇(Rāmānuja,约1017—1127) 别名“耶蒂罗阇”(Yatirāja)。古代印度吠檀多派哲学家,印度教虔诚派先驱者。生于南印度的马德拉斯。早年就学于商羯罗派学者耶达伐婆罗迦夏(Yadavapra Kaśa)。后感商羯罗“不二论”学说不足,提出并宣传“制限不二论”(ViśiṢ ṭādvaita,亦译“局限不二论”、“殊胜不二论”)。毕生从事毗湿奴派的传教活动。认为神、世界和“我”(个体灵魂)都是真实的,世界和“我”都依存于神,并为神的身体,神就是永恒的和完善的“梵”。神的人格化的表现或化身是毗湿奴。宗教的解脱不是与“梵”合一,而是对毗湿奴的崇信和屈从,神的化身显示神的仁爱。其理论为毗湿奴派提供了哲学基础,对印度教虔诚派改革运动中各个派别的发展都有影响。著有《梵经注》、《薄伽梵歌注》等。 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印度教 • 人 物 罗摩奴阇(Rāmānuja,约1017—1127) 印度哲学家,吠檀多派代表,印度教虔诚派的先驱。毕生从事印度教的传教活动。他的学说称为“殊胜不二论”(亦译“制限不二论”)。认为神、世界与“我”(个人精神)都是真实的,世界与“我”都依存于神,神的人格化的表现是毗湿奴,宗教的解脱是对毗湿奴的崇信与屈从。其理论成为印度教毗湿奴派的哲学基础。主要著作有《梵经注》《薄伽梵歌注》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东方哲学 • 印度 巴基斯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