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词条 | 收回教育权运动 |
释义 | 收回教育权运动 收回教育权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在华教会机构与组织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力主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次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决定在清华学校举行大会,讨论学校生活基督教化等问题,激起中国学生反对,组织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引发全国性非基督教运动。9月,国家主义教育派学者余家菊在《少年中国》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提出“收回教育权”主张,要求对教会学校实行注册。1924年,因广州圣三一学校校方阻挠学生爱国行动,引发学生退学抗议,并成立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影响波及全国。7月,余家菊等在中华教育改进社会议上提出《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请取缔外人在中国设立学校》议案。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开封年会议决《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1925年五卅运动中抵制教会学校、反对教会教育达到高潮,上海圣约翰大学部分师生抗议校方压制学生爱国行动、愤而离校的举动是为代表。5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通令禁止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规定:凡外人所办学校须向教育部请求认可;校名须冠以“私立”;校长须为中国人担任;学校如设董事会,中国人应过半数;学校不得以宣传宗教为宗旨;学校课程须遵教育部规定,宗教不得为必修科。至1931年,在华教会大学除圣约翰大学外,全部向中国政府立案。推进了教会教育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进程。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