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G • ɡǎi • 改
词条 | 改元 |
释义 | 改元 改元(ɡǎi yuán) 古代新君即位,逾年改称元年,不用旧君纪年之数,称改元。始于汉武帝即位,以建元为年号。其后新君例于即位之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一帝在位而中途更改年号,亦称改元。明、清两代一君一年号,中途皆不改元。 出处:语词卷 • G • ɡǎi • 改 改元 儒教表示接受天命、顺承天意的行为。《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其表现是改换年号。改换年号表示重新接受天命。《白虎通》:“王者受命……必改号者,所以明天命已著,欲显扬己专天下也”,“王者改元,即事天地”。同时改革历法,以便使人的行为和天的步调完全一致。准确的历法能保证人在准确的时间祭祀,上帝及诸神灵才会歆享,能使施政行为符合天时,受天的庇佑。改元本指“易姓受命”,后来每一新登基的皇帝,或皇帝遇上重新接受天命的事件,都要改元。汉到唐宋,其间一个皇帝往往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也有的皇帝希望借改元争取天的支持,挽救王朝的颓势。改元应同时改历,但改元易而改历难,所以二者常常脱节,使古代年号多而历法少。改元开始于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三国魏时,王朗曾认为改元不合古,应该取消,未被皇帝采纳。宋代以后,天人感应说地位已不如以前重要,改元的热情也随之降低,明清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改元是大事,皇帝必须对天地行告礼。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教 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