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通“脆”。脆弱;不坚。《荀子·议兵》:“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小敌坚,则涣焉离耳。”
❸通“橇”。《汉书·沟洫志》:“泥行乘毳。”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毳形如箕,擿行泥上。”《史记·夏本纪》“毳”作“橇”。
出处:语词卷 • C • cuì • 毳
词条 | 毳 |
释义 | 毳 毳(cuì) ❶鸟兽的细毛。《汉书·鼂错传》:“鸟兽毳毛,其性能寒。”引申为丝绒。白居易《红线毯》诗:“太原毯涩毳缕硬。” ❷通“脆”。脆弱;不坚。《荀子·议兵》:“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小敌坚,则涣焉离耳。” ❸通“橇”。《汉书·沟洫志》:“泥行乘毳。”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毳形如箕,擿行泥上。”《史记·夏本纪》“毳”作“橇”。 出处:语词卷 • C • cuì • 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