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留园
释义
留园
留园  中国四大著名园林和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苏州留园路。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东园”故址。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园被刘恕所居,名“寒碧山庄”。光绪二年(1876年),盛康购之,因“刘”与“留”同音,改名“留园”。占地约3.4公顷。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整修。全园布局以各景区景观差异性较大,空间收放,虚实变幻微妙为特色。南部曲窄,以游廊小筑、庭院构成;中部开阔,以水池为中心,涵碧山房和明瑟楼为主体建筑,环以回廊叠石,布置闻木樨(即桂花)香轩、可亭、清风池馆、曲溪楼等;东部园林建筑较集中,以五峰仙馆(楠木厅)、林泉耆硕之馆为主,楼宇亭廊参列,间以鹤所、揖峰轩和还我读书处等小院和叠石小品,以及冠云峰等名峰山石。园景精致,富有变化;北部又一村充满田园风光;西部土山曲水,群植枫林,点缀舒啸亭、活泼泼地小亭,颇具山林野趣,秋时若醉,洵是动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其他苏州古典园林共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平面示意图
  1.大门 2.曲溪楼 3.五峰仙馆 4.林泉耆硕之馆 5.还我读书处 6.清风池馆 7.可亭 8.闻木樨香轩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园 林
留园  中国园林。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外留园路。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仆徐时泰私园。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年间就东园遗址建成寒碧山庄,光绪年间改称留园。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中、东、西、北四部分,均以曲廊相连。中部为池沼,临水设置山石楼阁。东部多厅、堂、轩、斋,间以奇峰巨石。西部漫山枫林,绕以清溪。北部花果繁茂,盆景多姿。园中小桥、长廊、漏窗、龙墙,依势起落,相互联系分隔,形成无数幽深庭院。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鸳鸯厅、冠云楼等。布局紧凑,富于变化,充分体现造园艺术中分合、高深、曲直、虚实、明暗等对比手法,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太仆徐时泰私园。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年间(1796—1820)就东园遗址建成寒碧山庄,光绪年间(1875—1908)改称留园。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中、东、西、北四部分,均以曲廊相连。中部为池沼,临水设置山石楼阁。东部多厅、堂、轩、斋,间以奇峰巨石。西部漫山枫林,绕以清溪。北部花果繁茂,盆景多姿。园中小桥、长廊、漏窗、龙墙,依势起落,相互联系分隔,形成无数幽深庭院。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鸳鸯厅、冠云楼等。布局紧凑,富于变化,充分体现造园艺术中分合、高深、曲直、虚实、明暗等对比手法,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出处:农业科学卷 • 林  业 • 园林、绿化 • 绿化、园林建设
留园  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仆徐时泰私园。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年间就东园遗址建成寒碧山庄,光绪年间改称“留园”。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中、东、西、北四部分,均以曲廊相连。中部为池沼,临水设置山石楼阁。东部多厅、堂、轩、斋,间以奇峰巨石。西部漫山枫林,绕以清溪。北部花果繁茂,盆景多姿。园中小桥、长廊、漏窗、龙墙,依势起落,相互联系分隔,形成无数幽深庭院。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鸳鸯厅、冠云楼等。布局紧凑,富于变化,充分体现造园艺术中分合、高深、曲直、虚实、明暗等对比手法,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江苏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