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谱系学方法
释义
谱系学方法
谱系学方法  一种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提出,后由法国福柯加以运用和发挥。说明一个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的形式连续地表现出来。尼采的道德谱系学以这种方法说明道德的谱系,认为历史只是强力意志的自由变化过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控制结构,以后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强力意志又会打破这些结构,重新建立新的规范与结构,这一过程就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这种永恒轮回不是凝固形态的重复出现,而是一种打破原来结构,建立新结构的过程。这种过程也不是有规律的进化过程,它是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的差异的连续结构形态。福柯把这种谱系学的方法运用于更为广泛的问题上,认为理性、疯狂、权力、恶等都是一种谱系的连续结构。以疯狂为例,在1656年以前,人们对疯狂现象是可以接受的,还作为一种现象来描写,1659年发生了中断,以后建立了综合医院,就把疯狂现象作为异己的非理性现象而加以排斥了。反对和压抑疯狂现象的话语结构和社会制度由此建立,区分出心智健全和精神病、正常与反常的界限。以后又把疯狂作为一种病给以医治,这又是一种结构的变化。福柯是在他的考古学方法之后运用谱系学方法,两者有连续性和相似之处。知识考古学是分析知识型的不同形式的层次,而谱系学方法则分析更广泛的社会现象,更注重于社会条件的影响,以局部的、非连续性的、被认为不合格的、不合法的知识为焦点,将探索的目光转向表层,从而对传统哲学、传统解释学的“深层本质”、“终极目的”、“内在性”等进行了否弃。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