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nínɡ  通“凝”。
  ❶安定;止息。《诗·大雅·桑柔》:“靡所止疑。”
  ❷凝聚;集结。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
  另见yí。
出处:语词卷 • N • nínɡ • 疑
  ❶不相信;疑心。如:半信半疑。《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❷不分明;难于确定。如:存疑;疑案。《礼记·坊记》:“夫礼者,所以章(彰)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荀子·君道》:“其知虑足以决疑。”
  ❸疑忌。《淮南子·氾论训》:“逮至暴乱已胜,海内大定……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
  ❹古代天子辅佐之臣。《礼记·文王世子》:“,有师保,有疑丞。”孔颖达疏引《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❺通“拟”。比拟。《礼记·燕义》:“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郑玄注:“疑,自下上至之辞也。公卿尊矣,复以为宾,则尊与君大相近。”孔颖达疏:“疑,拟也,是在下比拟于上。”
  另见nínɡ。
出处:语词卷 • Y • yí • 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