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民为水,君为舟 |
释义 | 民为水,君为舟 民为水,君为舟 中国古代儒家的治国学说。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一思想为初唐的统治者所谨记奉行。魏徵在给唐太宗的上疏中说:“荀卿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故唐虞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乎。”(《贞观政要·论君臣鉴戒》)唐太宗以隋末的战乱为教训,指出:“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贞观政要·论君道》)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