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词条 | 瘗鹤铭 |
释义 | 瘗鹤铭 瘗鹤铭 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其时代和书者,前人辩说纷纭,有以为东晋王羲之,有以为南朝梁陶弘景,有以为隋人,也有以为唐代王瓒、顾况,但均无确据。碑文残缺。字势开张秀逸。宋代黄庭坚有“大字无过《瘗鹤铭》”之评,为历来公认。原刻在焦山(在今江苏镇江)西麓石壁上,宋初被雷轰崩落长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鹏年募工拽出,仅存五残石。后又陆续有捞得者。存焦山碑刻博物馆。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瘗鹤铭 摩崖正书刻石。碑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刻于焦山(今属江苏镇江)。《金石萃编》载:铭石高8尺,宽7尺4寸,文共21行,行约23~25字。笔势开张,点画飞动,多有篆隶遗意。或以为是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陶隐居(贞白)所书,后世学者多袭此说。碑石于宋代遭雷轰崩落江中,淳熙年间(1174—1189)被挽上,后又堕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鹏年募工拽出,仅存五残石,计88字,移置定慧寺。1960年合五石为一,砌入壁间。此碑既是成熟的楷书,而且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的历程。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碑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