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词条 | 唯识五位 |
释义 | 唯识五位 唯识五位 亦称“唯识修道五位”。佛教教义名词。法相宗指悟入“唯识真如”的五个阶位。据《成唯识论》卷九:(1) 资粮位。指修“顺解脱分”,解决对唯识真如的信仰和理解问题。“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包括“十心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2) 加行位。指修“顺抉择分”,制伏“能取”和“所取”的分别,引发对唯识义之真见,为进入见道的前导,包括由修习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的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等位。(3) 通达位。指“诸菩萨所住见道”,能生起无分别智,消除能取、所取一切分别,通达唯识道理,为修习过程中一个飞跃。(4) 修习位。即由获得之无分别智,进一步修习,以断余障之位。“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求最后“证得转依”,此位按高低顺序划分为“菩萨十地”。(5) 究竟位。究竟断惑证理之位,即无学道,大乘的最高阶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